新闻资讯

人大法工委:涉核领域还需要有一部统领性的基础法律

核事故应急管理制度拟进一步完善。4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举行记者会,发言人黄海华介绍立法工作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人大法工委:涉核领域还需要有一部统领性的基础法律
(图侵删)

澎湃新闻注意到,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于4月27日至30日在北京举行,原子能法草案拟提交二次审议,将完善核事故应急管理制度的规定,增加保密管理制度的规定。

黄海华介绍,2024年4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审议了原子能法草案。会后,在中国人大网公开征求意见期间,共收到75人提出的157条意见。此外,还收到来信1封。社会公众主要对鼓励和支持原子能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强化原子能安全监督管理制度等提出了意见建议。

 他说,草案二次审议稿拟作如下主要修改:一是,增加规定从事原子能研究、开发和利用活动应当坚持理性、协调、并进的核安全观。二是,增加规定国家鼓励支持受控热核聚变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建立符合其特点、促进其应用的监督管理制度。三是,完善乏燃料管理制度,增加规定国家统筹规划乏燃料处理处置能力和布局,确保乏燃料的安全、高效和环保处理。四是,充实关于国家支持核技术在工业、农业、生物、医疗、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应用的规定。五是,增加保密管理制度的规定。六是,完善核事故应急管理制度的规定。

目前,我国已经制定了核安全法、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为什么还要制定原子能法?黄海华对此回应称,全国人大常委会持续推进国家安全领域立法。近年来,我国原子能事业快速发展,我国已经相继颁布了核安全法、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等法律,对核安全、放射性污染防治等作出具体规定,但是涉核领域还需要有一部统领性的基础法律,强化顶层设计,更好统筹原子能事业发展和安全。制定原子能法十分必要。

黄海华表示,制定原子能法首先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具体举措,是以法律形式把发展原子能事业的大政方针、有关制度和保障措施等确定下来。其次,制定原子能法是贯彻落实全面依法治国、依法治核的迫切需要,是完善现有涉核领域法律体系的重要内容。第三,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完整的核工业产业链,核能和核技术应用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制定原子能法,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涉核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最后,制定原子能法还是对外公开展示我负责任核大国形象的需要,有利于向国际社会传递我国坚守国际义务和承诺、推进核事业高质量安全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 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召开2025年第二季度新闻发布会
  • 关于国企改革,政府工作报告提了两项重要制度
  • 格力电器涉足汽车生产?董明珠称格力电车已经运行了十几年,企业员工:包含观光车、物流专用车、商务车等
  • 创业失败的95后:从抖音转战小红书,我决定再试一次 | 在春天许一个愿望⑪
  • 政治局会议:积极维护多边主义,反对单边霸凌行径
  • 德事隆公司因军用直升机和航空售后市场需求超预期 季度业绩优于预期
  • 42%美国30岁以下年轻人陷财务窘境 教育程度成关键分水岭
  • 光大期货:多位官员发表鸽派言论,助力黄金走势
  • 算力股反包?“易中天”大涨,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华宝冲高2%,资金前一日埋伏超6800万元
  • 央行:4月25日将开展6000亿元MLF操作
  • 特朗普再提“第51个州”加拿大总理称“保留不同意见”
  • 现场观察·国防部记者会|美将举行大演习“应对中国”,备战太平洋引发关注
  • 文在寅被起诉,女儿“坑爹”的火还是烧到了他身上
  • 芯驰发布全新一代AI座舱芯片,全系列产品出货超800万片
  • 河南省郑州市政协一级巡视员樊福太接受审查调查
  •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