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民生访谈|公共数据如何既开放又安全?政务领域如何适度运用人工智能?

【编者按】

对于群众反映的民生问题,如何为民解忧、马上就办?如何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形成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

由上海大调研·澎湃新闻携手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等推出的《2025上海民生访谈》正在火热进行,今年的访谈将以“投资于人,打开民生新空间”为主题,为 *** 部门和市民群众架设沟通桥梁。

4月25日,上海市数据局局长邵军走进直播间,就公共数据开放情况、数据流通与安全、政务应用中的“AI幻觉”等热点话题予以回应。

4月25日,上海市数据局局长邵军做客《2025上海民生访谈》直播间。 主办方供图

运用区块链等技术确保数据“可用不可见”

2024年1月,上海市数据局正式挂牌成立。上海市数据局介绍,为推动以公共数据为核心的数据开发利用,过去一年,上海无条件向市民和企业开放的数据目录有5900余个,覆盖交通、教育、民生等五十多个部门的5000余个数据集。目前“一网通办”累计服务超过690亿人次,49个“一件事”办件量突破了2500万件,上海市数据局在其中起到了技术支撑的工作。

上海是全国最早建立省级 *** 公共数据开放平台的城市,社会公众可以在平台上自由下载数据、开发利用。今年,上海在前期试点的基础上制定了《公共数据资源授权运营管理办法》。

上海市数据局介绍,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就是 *** 把日常工作中收集到的公共数据,依照法律规定和相关规则,授权给有能力的企业进行“粗加工”,再投入使用。

为了确保数据安全,《公共数据资源授权运营管理办法》提出,将充分运用区块链、隐私计算、可信数据空间等前沿技术,对涉及个人信息或商业秘密的公共数据进行匿名化处理,从技术层面确保原始数据不出域、数据“可用不可见”。这些数据来源于市民、企业,经过加工处理后,又重新运用到大家的日常生活中,真正实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此前,管理部门已经开展公共数据授权运营试点,上线了59个应用场景、122个数据产品、159个数据服务,累计调用量近8200万次。比如,在市民购买商业医疗保险时,运用公共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匹配最合适的保险额度。在市民日常生活的个人就医、智慧停车等场景中,通过公共数据授权应用,能进一步节约时间、简化流程。

对于企业而言,依托公共数据运营开发的数据产品,给企业提供了合法合规获取公共数据的渠道,节省了大量的数据获取成本。

政务领域运用的人工智能技术尚在探索阶段

上海市数据局介绍,如今国产大模型纷纷问世,很多城市都在开展类似的政务场景的应用,上海政务领域对人工智能应用的需求也在大幅增加。信息安全、人工智能深度思考的可靠性,都是市数据局在运用大模型新技术中需要正视和首先解决的问题。

以“随申办”中推出的一项最新功能“小申智能办”为例,其是将相关的大模型安装在本地的政务云专有服务器上,处理数据的全过程也在安全可控的环境下。同时,现在很多政务数据在使用和存储过程中都采用了加密技术、隐私计算、匿名化处理来确保数据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问题。

此外,目前在政务领域运用的人工智能技术尚处于探索阶段,更多集中在辅助性、事务性工作中,这些工作相对规则、确定、可控,可以避免因“AI幻觉”带来决策性的错误,其最主要的价值是让居民和企业办事更加方便,减轻窗口工作人员的负担。

  • 民生证券:以我为主和底线思维
  • 抗美援朝一等功臣赵顺合辞世
  • 美股、美债、比特币强劲反弹,但怀疑者紧盯"美国经济崩溃迹象"
  • “去恒大化”的盛京银行经营下滑放缓,净息差降至0.8%低位
  • 高盛:维持中国铁塔“中性”评级 降目标价至12.5港元
  • 【逝者】许连捷:“中国卫生巾之父”的纸品人生
  • 韩国检方决定重新调查金建希参与股价操纵案
  • 叙利亚称已落实大部分美国提出的解除制裁条件
  • 中华财险副总裁王永祥:希望建立数据、业务和AI模型的三角 实现数据更准确、模型更聪明、业务更敏捷
  • 净利润暴跌116.67%,TCL中环一季度亏“麻”了
  • 清华成立人工智能医院,将构建“AI+医疗+教育+科研”闭环
  • 近50亿猛怼三只科技“新宠”,顶级游资章盟主近期大手笔出击
  • 国家发展改革委 中国人民银行组织召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际联席会议暨工作部署会
  • 新澳?门?正牌挂牌之全篇解读
  • 2025正牌资料:揭秘未来科技与产业发展新趋势
  •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