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专家分析丨乌美签署矿产协议,展现美外交困境下的无奈

历经漫长的多轮斡旋,美乌签署《美乌重建投资基金成立协议》,即此前各界所称的“美乌矿产协议”终于达成。从协议内容来看,无债务负担、税收保障等条款,看似对乌克兰益处多多,也似乎比之前的内容要缓和。从中可以得出哪些观察?

特约评论员 宋晓军:此次美国与乌克兰达成的所谓矿产协议,目前仅披露了协议架构的细节,对于核心内容却避而不谈,尤其是美国能否从协议中获取最初期望的收益,协议中并未给出明确说法。从这一角度看,实际上是美国做出了让步。那么,美国为何会选择让步呢?这背后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原因。

签署“矿产协议”,美国有“难言之隐”

特约评论员 宋晓军:其一,乌克兰和俄罗斯在相关谈判中态度强硬,均未作出让步。美国即便对乌克兰施压,或者试图与俄罗斯进行利益交换,都无法改变这一僵局。在此情形下,若想达成一份所谓的“阶段性成果”,美国只能自己退让一步。毕竟,若双方都不肯妥协,谈判便只能陷入停滞,美国为避免这种局面,只能选择在协议上做出妥协。

特朗普百日外交成绩单堪忧,矿产协议“仓促出炉”

特约评论员 宋晓军:其二,美国急于获取阶段性成果,这与特朗普上任百天以来推出的三个外交政策目标密切相关。然而,前两个目标已基本宣告“破产”,在这种情况下,矿产协议的阶段性成果才得以“应运而生”。具体来看,前两个外交政策目标分别是贸易战和伊核谈判。在贸易战方面,美国不仅未能从中获利,反而因贸易摩擦引发了一系列经济问题,如今已明显看不到任何收益的希望。伊核谈判同样进展不顺,尽管已经进行了三轮间接谈判,但美伊双方在立场和要求上仍存在巨大分歧。特别是美国伊核谈判代表在4月28日发表的言论,第二天就被自己推翻,这充分暴露了美国在伊核谈判中的混乱与无奈。在执政百天内,这三个外交政策目标中,唯有矿产协议看似有达成“阶段性成果”的可能。而这一“阶段性成果”,从美国的角度来看,意味着未来或许能从中获得一定的经济补偿,于是这份矿产协议最终“仓促出炉”。

  • 古特雷斯与巴印双方分别通话,对紧张局势深表担忧
  • 美股三大股指期货周一低开 财报周即将到来
  • 小摩:维持中国石油股份“增持”评级 目标价7.5港元
  • 业绩承压明显,广东华兴银行2024年围绕“小而分散”和“零售转型”战略求变
  • 青年如何打破“千人一面”,创造属于自己的文化观?
  • 特朗普又签一项重要命令!被指无视国际规则,引发环境担忧
  • 美施压拉美国家选边站队外交部:搞阵营对抗注定失败
  • 北京朝阳涉住宅组团地块126亿元成交
  • 开盘:美股周四开盘涨跌不一 微软与Meta领涨科技股
  • 金融监管总局公布银行业金融机构董事(理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管理办法
  • 我国首个核电工业操作系统发布,将在华龙一号新机组全面应用
  • 南都电源拟赴港IPO:两次定增失败负债率升至80% 毛利率跌入负值5年亏损近30亿
  • GPT-4.5功臣遭驱逐!奥特曼盛赞工作出色,美国深陷AI人才危机
  • 女子身上绑藏50余台旧手机、手表表盘进境被查
  • 屠呦呦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 关键词: